基本信息文章源自云智设计-https://www.cidrg.com/tao/10863.html
书名:致密砂岩储层成岩作用及其与天然气成藏耦合关系——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文章源自云智设计-https://www.cidrg.com/tao/10863.html
原价:43.00元文章源自云智设计-https://www.cidrg.com/tao/10863.html
作者:曹青,李军 著文章源自云智设计-https://www.cidrg.com/tao/10863.html
出版社:中国石化出版社文章源自云智设计-https://www.cidrg.com/tao/10863.html
出版日期:2015-08-01文章源自云智设计-https://www.cidrg.com/tao/10863.html
ISBN:9787511435729文章源自云智设计-https://www.cidrg.com/tao/10863.html
字数:222文章源自云智设计-https://www.cidrg.com/tao/10863.html
页码:160文章源自云智设计-https://www.cidrg.com/tao/10863.html
版次:1文章源自云智设计-https://www.cidrg.com/tao/10863.html
装帧:平装
开本:16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从事油气成藏的科研工作者、技术管理人员、在校大学生及研究生
本书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技术与方法并重,对致密砂岩储层成岩—成藏耦合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可作为从事油气成藏的科研工作者、技术管理人员、在校大学生及研究生的参考用书。
目录
章 绪论
节 致密砂岩储层成岩—成藏耦合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致密砂岩储层成岩—成藏耦合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致密砂岩成岩演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二、致密砂岩储层界限研究现状
三、致密砂岩储层成岩—成藏耦合研究现状
第三节 致密砂岩储层成岩—成藏耦合主要研究内容
第四节 致密砂岩储层成岩—成藏耦合研究思路及技术方法
第二章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地质条件
节 区域地质概况
第二节 上古生界气源特征
一、上古生界气源岩分布特征
二、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评价
三、上古生界气源岩生气强度特征
第三节 上古生界地层发育特征
第三章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输导体系特征
节 输导体系原理
一、输导体系的定义
二、输导体系的分类
三、输导体系与烃源岩的配置关系
第二节 研究区输导体系特征
一、输导体系类型及其演化
二、砂体型输导体系岩性特征
三、砂体型输导体系展布特征
四、砂体型输导体系物性特征
五、砂体型输导体系孔隙结构特征
第四章 盆地东部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储层成岩作用特征
节 成岩作用类型
一、压实作用
二、胶结作用
三、溶解作用
第二节 成岩阶段划分依据
第三节 成岩阶段和成岩序列
第四节 成岩相特征
一、典型单井砂岩段成岩相划分
二、主要含气层段成岩相平面展布
第五节 致密砂眼储层成岩特征差异
第五章 盆地东部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储层物性界限的确定
节 经验统计法确定致密砂岩气物性界限
一、经验统计法确定致密砂岩气储层下限
二、经验统计法确定致密砂岩气储层上限
第二节 孔喉半径确定致密砂岩气物性界限
一、微观孔喉内天然气受力因素
二、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储层下限孔喉半径的确定
三、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储层上限孔喉半径的确定
四、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储层物性界限的确定
第三节 上古生界砂岩储层的致密状态
一、储层孔喉中值半径角度分析致密状态特征
二、储层物性角度分析致密状态特征
第六章 盆地东部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成岩—成藏耦合关系
节 上古生界储层致密化恢复
一、恢复砂岩初始孔隙度
二、计算压实、胶结作用造成的孔隙度损失量
三、计算溶蚀作用造成的孔隙度增加量
第二节 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天然气成藏期次
一、自生伊利石确定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期次
二、流体裹体确定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期次
第三节 上古生界致密储层成岩—成藏耦合
第七章 盆地东部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成藏控制因素
节 生气强度及其控气作用
第二节 盖层条件及其控气作用
一、泥岩排替压力特征
二、泥岩累计厚度特征
第三节 储层条件及其控气作用
第四节 盆地东部致密砂岩气聚集模式
参考文献
内容提要
本书系统地总结了致密砂岩储层成岩作用及其与天然气成藏耦合关系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以鄂尔多斯致密砂岩储层为例,研究了盆地东部上古生界盒8段、山西组和太原组区域地质特征、气源特征和地层特征,针对盆地东部上古生界主要含气层段输导体系、成岩作用、储层致密物性界限进行对比分析,探讨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储层致密成岩—天然气成藏的耦合关系以及致密砂岩天然气成藏的主控因素。
文摘
暂无相关内容
暂无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曹青,博士,讲师。2013年博士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系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2005年7月进入西安石油大学工作,参加工作以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作为第二参加人完成纵向科研项目2项和省级纵向科研项目2项;在地球科学领域发表8篇学术,其中被SCI收录1篇,EI收录2篇,获得陕西省教育厅二等奖2项。